上座部與大乘佛教的分別
羅候羅法師博士著 梁國雄居士譯 V1.1 2020-10-13
讓我們討論一個許多人經常會問的問題:究竟大乘與上座部佛教有什麼分別?為了恰當地處理這個問題,讓我們重溫一下佛教歷史,追蹤大乘與上座部佛教的出現與發展過程吧。
佛陀(釋迦牟尼佛)出生於公元前六世紀,他於三十五歲覺悟後,至八十歲般涅槃之間的生命,都用來教導眾生,他以四十五年時間,不分日夜地去教導眾生佛法,每日只睡約兩個小時,其精力充沛,是歷史上甚為罕有的。
佛陀說法的對象包括各式各樣的人,例如:國王、王子、貴族、婆羅門、農夫、乞丐、學者、平民等。他每次的教導,都是因應當時聽眾的經驗、理解力,以及心智水平來度身定造。他的教導被稱為「佛的言教(Buddha Vacana)」,當時根本就沒有所謂上座部或大乘。
在僧團成立後,佛陀更定立了一些稱為「戒律(Vinaya)」的規則來供僧眾遵守,他的其他教導被稱為「法(Dhamma)」,那是他與比丘、比丘尼及在家眾等的談話、演講與教導。
第一次結集會議(The First Council)
在佛般涅盤後三個月,他的直系弟子在王舍城舉行會議,由年紀最大和最受敬重的大迦葉尊者做主持人,兩位對法與戒律最為熟悉的重要人物也有出席,一位是阿難(Ananda)尊者,他是佛陀廿五年來的侍者,具有驚人的記憶力,能背誦佛陀說過的所有言教;另一位是優波離(Upali)尊者,他記得所有佛陀說過的戒律。
在此第一次結集會議,只有法與戒律這兩個部分被背誦出來。雖然當時對法並沒有不同的意見(那時並沒有提到論(Abhidhamma)),對「戒律」卻有一些討論。在佛陀般涅槃前,他曾告訴阿難尊者,如果僧團欲修改一些次要的戒律(minor rules),那是可以的。由於在佛陀臨終時,阿難尊者傷心欲絕,未有醒覺到要問佛陀什麼是次要的戒律,故此,出席結集的僧眾未能一致同意那些是次要的戒律,於是,大迦葉尊者作了最後決定,對佛陀所定下的戒律,既不改動,也不增加。對此,大迦葉尊者沒有提出任何具體理由,但有說過以下的話:「如果我們改變戒律,人們就會說,喬答摩(佛陀)尊者的弟子在他的葬禮柴火尚未熄滅已改動戒律了。」
在這結集會議中,法被分為多個部分,每一部分皆有一位長老及其弟子負責背誦,記入腦中。於是,法便開始由長老導師們口傳給其弟子。同時,他們每組人每天都會唸誦佛的言教,並且互相校對,確定沒有人誤作任何加減。歷史學家們也同意:口誦的傳承,比若干年後依靠某位人士的記憶報導會較為可靠。
第二次結集會議(The Second Council)
在佛寂滅後一百年,佛弟子進行了第二次結集會議,當中討論了戒律。佛滅後三個月的戒律並沒有更改的需要,因為在那個短時間內,政治、經濟與社會差不多沒有什麼轉變,然而,一百年後,一些比丘發覺有需要改變一些次要的戒律(minor rules),可是,正統的比丘(指佛陀的直系弟子)卻認為沒有戒律需要改動,由於無法妥協,最後,一批比丘離開了那個結集會議,成為了大眾部(Mahasanghika)。那時候雖有大眾部,仍未有稱為大乘(Mahayana)者。在第二次結集會議時,隨了戒律有一些爭議外,並沒有對法的任何爭議報導。
第三次結集會議(The Third Council)
在公元前三世紀,即阿育王(Emperor Asoka)時代,佛弟子又進行了第三次結集會議,目的是討論各部派比丘的意見分歧。在這次結集會議中,意見分歧不只限於戒律,也包括了法。在結集完畢後,主持人目犍連子帝須(Moggaliputta Tissa)編輯了論事(Kathavatthu)一書,裡面駁斥了一些部派(Sects)所持的錯誤見解、理論與異端邪說,在這次會議中被接受與確認之教義被稱為上座部(Theravada),此外,論藏(Abhidhamma Pitaka)也被包括在這次結集之中。
在第三次結集會議完畢後,阿育王的兒子瑪欣德尊者(Ven. Mahinda)把三藏佛典(包括第三次結集會議的論典在內)帶到斯里蘭卡(Sri Lanka)。這些被帶到斯里蘭卡的藏經原文,至今仍被保存下來,完整無缺。這些藏經是用巴利文(Pali)寫的,而巴利文則源自佛陀所用的摩揭陀語(Magadhi language)。那個時候,仍未有大乘(Mahayana)的名稱出現。
大乘的出現(Coming of Mahayana)
在公元前一世紀至公元一世紀之間,大乘(Mahayana)與小乘(Hinayana)這兩個術語出現在妙法蓮花經(Saddharma Pundarika Sutra)之中。
大約在公元二世紀時,大乘(Mahayana)的界定始變得明確。龍樹(Nagarjuna)發展了大乘(Mahayana)哲學有關空(Sunyata)的概念,在一簡短的中觀論頌(Madhyamika-karika)文本裡面,他論證了諸法皆空(Void)的道理。大約在公元四世紀時,更出現了無著(Asanga)與世親(Vasubandhu)兩位論師,他們寫了大量有關大乘的著作。因此,可以推測在公元一世紀後,由於大乘行者們(Mahayanists)採取了明確立場,於是大乘與小乘這兩個術語就在那個時候被引進了。
我們千萬不可把小乘(Hinayana)誤解為上座部(Theravada),因為它們並非同義詞。上座部佛教是在公元前三世紀時被傳入斯里蘭卡的,那個時候說不上有大乘(Mahayana)。小乘部派(Hinayana sects)是在印度中發展的,它們實與斯里蘭卡所傳的佛教毫無關係。時至今天,在世上恐怕已沒有任何地方有小乘(Hinayana)的存在了。因此,世界佛教友誼會(The World Fellowship of Buddhists) 於1950年在斯里蘭卡可倫坡(Colombo)的開幕典禮中,一致同意放棄採用小乘(Hinayana)這個術語來標籤現存於斯里蘭卡、泰國、緬甸、柬埔寨(高綿)與寮國等國家的佛教。這就是上座部、大乘與小乘的簡單歷史。
大乘與上座部(Mahayana and Theravada)
現在,要說大乘與上座部的分別了。我研究大乘已很多年了,而且越研究它我越發現,大乘與上座部之間在基本教義上,幾乎沒有什麼差別。
這些都是佛陀的重要教導,它們都被兩派毫無疑問地接受。
他們也有一些不同點的,最明顯的一點是菩薩理想(Bodhisattva ideal)。許多人說大乘的目的是為了成就菩薩(Bodhisattvahood),而上座部的目的是為了成就阿羅漢(Arahant);於此我必須指出,佛陀也是一位阿羅漢,辟支佛(Pacceka Buddha)(或稱獨覺)也是阿羅漢,他/她們的弟子也可以是阿羅漢。大乘的經文從來就沒有出現過如阿羅漢乘(Arahant-yana, Arahant Vehicle)等術語,他們所用的三個術語是:菩薩乘(Bodhisattvayana), 緣覺乘(Prateka-Buddhayana),以及聲聞乘(Sravakayana)。在上座部傳統中,這三者被稱為菩提(Bodhis)而非乘。
有些人臆測,以為小乘是自私的,因為它告訴人們應該尋求自救。但是,一個自私的人怎麼可能得到覺悟呢?兩派皆承認有三種乘(Yanas)或三種菩提(Bodhis),其中以菩薩的理想為最高。大乘創造了不少神秘的菩薩,而上座部則認為菩薩只是我們人類中之一員,他/她一生致力於完善自己,希望最終以成為佛陀,為世間帶來快樂與福祉。
三種覺者(Three Types of Buddhahood)
有三種覺者:(一)無上正等正覺或正等覺者(Samma Sambuddha),即我們所稱之佛陀,他們靠自力成就完滿的覺悟;(二)緣覺覺者(Pacceka Buddha),他們的品德比正等覺者少一些;(三)聲聞覺者(Savaka Buddha),他/她們皆是阿羅漢的弟子。此三種覺者所成就的涅槃(Nibbana)都是完全一樣的,相異之點只不過是:正等覺者(佛陀)有很多品德和能力是其他二種覺者所無的。
有些人以為龍樹(Nagarjuna)所言的空(Voidness or Sunyata)純粹是大乘所教的,其實空源於無我或緣起的道理,它們在上座部巴利文的經典中都可以找到。(例如在SN35.85 Sunna Sutta之中:)一次,
阿難問佛:「人們都在說空(Sunya)這個字,到底什麼是空?」
佛答:「阿難!世間沒有我,也沒有屬於我的任何東西,因此,世間是空的。」
此概念為龍樹所用,寫了他出色的中觀論頌(Madhyamika Karika)。除了空的概念外,大乘也有藏識(第八識或阿賴耶)之說,而此說也是源自上座部之經文的,大乘只不過把它發展成為一套深奧的心理學和哲學而已。 【完】
【英文原文為:Theravada - Mahayana Buddhism By Ven. Dr. W. Rahula。可瀏覽 http://www.urbandharma.org/udharma3/theramaya.html 】
佛陀(釋迦牟尼佛)出生於公元前六世紀,他於三十五歲覺悟後,至八十歲般涅槃之間的生命,都用來教導眾生,他以四十五年時間,不分日夜地去教導眾生佛法,每日只睡約兩個小時,其精力充沛,是歷史上甚為罕有的。
佛陀說法的對象包括各式各樣的人,例如:國王、王子、貴族、婆羅門、農夫、乞丐、學者、平民等。他每次的教導,都是因應當時聽眾的經驗、理解力,以及心智水平來度身定造。他的教導被稱為「佛的言教(Buddha Vacana)」,當時根本就沒有所謂上座部或大乘。
在僧團成立後,佛陀更定立了一些稱為「戒律(Vinaya)」的規則來供僧眾遵守,他的其他教導被稱為「法(Dhamma)」,那是他與比丘、比丘尼及在家眾等的談話、演講與教導。
第一次結集會議(The First Council)
在佛般涅盤後三個月,他的直系弟子在王舍城舉行會議,由年紀最大和最受敬重的大迦葉尊者做主持人,兩位對法與戒律最為熟悉的重要人物也有出席,一位是阿難(Ananda)尊者,他是佛陀廿五年來的侍者,具有驚人的記憶力,能背誦佛陀說過的所有言教;另一位是優波離(Upali)尊者,他記得所有佛陀說過的戒律。
在此第一次結集會議,只有法與戒律這兩個部分被背誦出來。雖然當時對法並沒有不同的意見(那時並沒有提到論(Abhidhamma)),對「戒律」卻有一些討論。在佛陀般涅槃前,他曾告訴阿難尊者,如果僧團欲修改一些次要的戒律(minor rules),那是可以的。由於在佛陀臨終時,阿難尊者傷心欲絕,未有醒覺到要問佛陀什麼是次要的戒律,故此,出席結集的僧眾未能一致同意那些是次要的戒律,於是,大迦葉尊者作了最後決定,對佛陀所定下的戒律,既不改動,也不增加。對此,大迦葉尊者沒有提出任何具體理由,但有說過以下的話:「如果我們改變戒律,人們就會說,喬答摩(佛陀)尊者的弟子在他的葬禮柴火尚未熄滅已改動戒律了。」
在這結集會議中,法被分為多個部分,每一部分皆有一位長老及其弟子負責背誦,記入腦中。於是,法便開始由長老導師們口傳給其弟子。同時,他們每組人每天都會唸誦佛的言教,並且互相校對,確定沒有人誤作任何加減。歷史學家們也同意:口誦的傳承,比若干年後依靠某位人士的記憶報導會較為可靠。
第二次結集會議(The Second Council)
在佛寂滅後一百年,佛弟子進行了第二次結集會議,當中討論了戒律。佛滅後三個月的戒律並沒有更改的需要,因為在那個短時間內,政治、經濟與社會差不多沒有什麼轉變,然而,一百年後,一些比丘發覺有需要改變一些次要的戒律(minor rules),可是,正統的比丘(指佛陀的直系弟子)卻認為沒有戒律需要改動,由於無法妥協,最後,一批比丘離開了那個結集會議,成為了大眾部(Mahasanghika)。那時候雖有大眾部,仍未有稱為大乘(Mahayana)者。在第二次結集會議時,隨了戒律有一些爭議外,並沒有對法的任何爭議報導。
第三次結集會議(The Third Council)
在公元前三世紀,即阿育王(Emperor Asoka)時代,佛弟子又進行了第三次結集會議,目的是討論各部派比丘的意見分歧。在這次結集會議中,意見分歧不只限於戒律,也包括了法。在結集完畢後,主持人目犍連子帝須(Moggaliputta Tissa)編輯了論事(Kathavatthu)一書,裡面駁斥了一些部派(Sects)所持的錯誤見解、理論與異端邪說,在這次會議中被接受與確認之教義被稱為上座部(Theravada),此外,論藏(Abhidhamma Pitaka)也被包括在這次結集之中。
在第三次結集會議完畢後,阿育王的兒子瑪欣德尊者(Ven. Mahinda)把三藏佛典(包括第三次結集會議的論典在內)帶到斯里蘭卡(Sri Lanka)。這些被帶到斯里蘭卡的藏經原文,至今仍被保存下來,完整無缺。這些藏經是用巴利文(Pali)寫的,而巴利文則源自佛陀所用的摩揭陀語(Magadhi language)。那個時候,仍未有大乘(Mahayana)的名稱出現。
大乘的出現(Coming of Mahayana)
在公元前一世紀至公元一世紀之間,大乘(Mahayana)與小乘(Hinayana)這兩個術語出現在妙法蓮花經(Saddharma Pundarika Sutra)之中。
大約在公元二世紀時,大乘(Mahayana)的界定始變得明確。龍樹(Nagarjuna)發展了大乘(Mahayana)哲學有關空(Sunyata)的概念,在一簡短的中觀論頌(Madhyamika-karika)文本裡面,他論證了諸法皆空(Void)的道理。大約在公元四世紀時,更出現了無著(Asanga)與世親(Vasubandhu)兩位論師,他們寫了大量有關大乘的著作。因此,可以推測在公元一世紀後,由於大乘行者們(Mahayanists)採取了明確立場,於是大乘與小乘這兩個術語就在那個時候被引進了。
我們千萬不可把小乘(Hinayana)誤解為上座部(Theravada),因為它們並非同義詞。上座部佛教是在公元前三世紀時被傳入斯里蘭卡的,那個時候說不上有大乘(Mahayana)。小乘部派(Hinayana sects)是在印度中發展的,它們實與斯里蘭卡所傳的佛教毫無關係。時至今天,在世上恐怕已沒有任何地方有小乘(Hinayana)的存在了。因此,世界佛教友誼會(The World Fellowship of Buddhists) 於1950年在斯里蘭卡可倫坡(Colombo)的開幕典禮中,一致同意放棄採用小乘(Hinayana)這個術語來標籤現存於斯里蘭卡、泰國、緬甸、柬埔寨(高綿)與寮國等國家的佛教。這就是上座部、大乘與小乘的簡單歷史。
大乘與上座部(Mahayana and Theravada)
現在,要說大乘與上座部的分別了。我研究大乘已很多年了,而且越研究它我越發現,大乘與上座部之間在基本教義上,幾乎沒有什麼差別。
- 兩派皆以釋迦牟尼佛為他們的導師。
- 兩派所述的四聖諦可說是一模一樣的。
- 兩派所述的八正道也可說是一模一樣的。
- 兩派所述的緣起法(Paticca-samuppada or Dependent Origination)也是一樣的。
- 兩派皆不接受此一說法:認為世界是由一至高無上的神所創造和管治。
- 兩派皆接受無常(Anicca)、苦(Dukkha)、無我(Anatta)等三法印,以及戒(Sila)、定(Samadhi)、慧(Panna)等三學,當中並無任何分別。
這些都是佛陀的重要教導,它們都被兩派毫無疑問地接受。
他們也有一些不同點的,最明顯的一點是菩薩理想(Bodhisattva ideal)。許多人說大乘的目的是為了成就菩薩(Bodhisattvahood),而上座部的目的是為了成就阿羅漢(Arahant);於此我必須指出,佛陀也是一位阿羅漢,辟支佛(Pacceka Buddha)(或稱獨覺)也是阿羅漢,他/她們的弟子也可以是阿羅漢。大乘的經文從來就沒有出現過如阿羅漢乘(Arahant-yana, Arahant Vehicle)等術語,他們所用的三個術語是:菩薩乘(Bodhisattvayana), 緣覺乘(Prateka-Buddhayana),以及聲聞乘(Sravakayana)。在上座部傳統中,這三者被稱為菩提(Bodhis)而非乘。
有些人臆測,以為小乘是自私的,因為它告訴人們應該尋求自救。但是,一個自私的人怎麼可能得到覺悟呢?兩派皆承認有三種乘(Yanas)或三種菩提(Bodhis),其中以菩薩的理想為最高。大乘創造了不少神秘的菩薩,而上座部則認為菩薩只是我們人類中之一員,他/她一生致力於完善自己,希望最終以成為佛陀,為世間帶來快樂與福祉。
三種覺者(Three Types of Buddhahood)
有三種覺者:(一)無上正等正覺或正等覺者(Samma Sambuddha),即我們所稱之佛陀,他們靠自力成就完滿的覺悟;(二)緣覺覺者(Pacceka Buddha),他們的品德比正等覺者少一些;(三)聲聞覺者(Savaka Buddha),他/她們皆是阿羅漢的弟子。此三種覺者所成就的涅槃(Nibbana)都是完全一樣的,相異之點只不過是:正等覺者(佛陀)有很多品德和能力是其他二種覺者所無的。
有些人以為龍樹(Nagarjuna)所言的空(Voidness or Sunyata)純粹是大乘所教的,其實空源於無我或緣起的道理,它們在上座部巴利文的經典中都可以找到。(例如在SN35.85 Sunna Sutta之中:)一次,
阿難問佛:「人們都在說空(Sunya)這個字,到底什麼是空?」
佛答:「阿難!世間沒有我,也沒有屬於我的任何東西,因此,世間是空的。」
此概念為龍樹所用,寫了他出色的中觀論頌(Madhyamika Karika)。除了空的概念外,大乘也有藏識(第八識或阿賴耶)之說,而此說也是源自上座部之經文的,大乘只不過把它發展成為一套深奧的心理學和哲學而已。 【完】
【英文原文為:Theravada - Mahayana Buddhism By Ven. Dr. W. Rahula。可瀏覽 http://www.urbandharma.org/udharma3/theramaya.html 】